今年正值朱舜水诞辰420周年、黄梨洲(宗羲)诞辰410周年,余姚市特筹此展,不仅取出极少露面的馆藏精品,也汇集计文渊等几位私家收藏,展品包括涉及三位哲人的书法、文献40余件。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余姚博物馆藏清代《王阳明朝服像》以及余姚私家收藏的几件朱舜水作品。余姚书画院副院长计文渊介绍,这次展出的私家收藏部分是从美国、日本拍卖所得,其中朱舜水的几件墨迹保留“和装”风格,比较有特点。
昨日,作为2020宁波(余姚)阳明文化周活动之一,“先贤遗泽——王阳明、朱舜水、黄梨洲遗墨文献展”在余姚博物馆开展。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展览,余姚方面把不少压箱底的宝贝拿了出来,比如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珍藏的两件国家一级文物——王阳明《客座私祝》册和《自赣州上海日翁书》,极为难得地全卷打开。展览仅为期15天。
可以说,经过陈元赞、朱舜水两人的努力,推动了日本实学思想大发展,一定程度上为200年后的明治维新奠定了思想基础。
王阳明、朱舜水、黄梨洲是姚江优秀文化发展中杰出的代表,他们留存于世的遗墨手迹,以及各个时代、各种版本的著作文献虽历经岁月沧桑,仍熠熠生辉,成为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第五个是实学。我们都知道,明朝朱舜水是抗清英雄,到了晚年,因抗清复明无望,又不愿做亡国奴,于是东渡扶桑,寓居日本二十余年,最终客死于日本。尤为重要的是,朱舜水是实学大家,注重“实学”、“实理”、“实政”、“实功”、“实践”等,日本的水户学派就是受他的影响而创立,被尊为日本“国师”,而他的实学思想可谓是日本明治维新奠基类的思想,因此可以说朱舜水助推了日本近代崛起。
韩东育教授认为,不宜将朱舜水视作“卖国者”,因为当时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观念。面对所谓“华夷变态”,朱舜水不过是试图通过文化上的分类在找寻“真中华”。日本历史上有这样的传统,在宋元鼎革之际,日本人“举国茹素”即不吃肉,以示对宋朝的哀悼。就是说,日本有“亲南疏北”的习惯,对“夷狄”等“骑马民族”保有警惕,而对南中国则相对友好。因为对朱舜水有这样的历史定位,所以,其在德川家的墓在今天也才能成为中日文化因缘的纽带和象征。
朱舜水是“浙东学派”人士,他自称“生于越而贯于吴”,在苏州一带学习过园林技术,到日本后还规划重建了“小石川后乐园”。他是一位既有思想、又有动手能力的知识人。他的号“舜水”,指的是他出生地余姚的一条江——姚江。朱舜水到日本后,他的“恩公”德川光圀为表尊重想为其取一号,朱氏便想到了家乡的舜水。余姚有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和黄梨洲“四大名贤”。为何朱舜水在国内名气不大、到日本后却产生了重大影响等问题,值得研究;他所提供的思想路数曾构成过日本走向维新变革的潜在动力一事,尤其值得研究。需要注意的是,朱舜水客居日本时期,中日之间的关系主调并非民族主义,而是中华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