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冠军摇篮|奥运冠军都吃什么?营养结构怎么搭?返回列表

2022-09-17 02:33:38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广东代表团在竞体和群体项目中全面开花,获得75金42银66铜,共183块奖牌的成绩名列前茅。如此优异成绩的背后,凝聚了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的汗水,同样也少不了“幕后英雄”的鼎力支持。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以下简称“二沙”)科研团队为广东体育插上科技的翅膀,帮助运动员闪耀奥运、全运赛场。

  我们将推出《探访“冠军摇篮”》系列报道,带您走进“神秘”的二沙体育训练中心。第四篇我们聊聊运动员的饮食话题。

  三大能量营养素比例要科学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体能消耗非常大,对于运动员来讲,一日三餐不仅要想吃什么,还要知道我需要什么,科学合理进行营养摄入,才能满足运动训练和比赛所需。

  “二沙”的运动员餐厅,在合理膳食管理方面做得较为系统。据科研处处长李杰介绍,膳食管理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运动员餐厅的源头把控要科学合理。

  一般来说,运动员每餐摄入的三大能量营养素即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供能比例推荐值为55%-65%、25%-30%、12%-18%。这只是一个宽泛区间,不同的运动项目根据项目特点则有不同的区间范围,甚至具体到每个人有其最优的区间范围。

  根据国内研究及二沙早年(2011年)的数据,运动员三大能量营养素的供能比例严重失调,其中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仅为35.6%,而脂肪的比例高达42.4%,经过5年(2017年-2021年)的系统管理,比例一直控制在合理区间内小幅波动。

  碳水化合物不可或缺

  目前,在大众中有些错误的认知和理解,为了降控体重有些人常常不吃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主食,这是很不科学的。碳水化合物也是大脑智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很多人到了下午三四点会感觉疲惫无法集中精神工作,就想来点下午茶(糕点或水果之类),这就是血糖开始低下的表现,脑神经系统能量不足无法正常工作了。对于运动员来说,碳水化合物更为重要,它是我们运动训练和比赛最不可缺少的能源物质。

  另一个维度是运动员的个体膳食调查,用于监控运动员每天摄入食物的总量是否能够满足日常训练和比赛所需。摄入的营养素搭配和比例是否合理,能否满足训练后恢复所需。

  运动员餐厅每餐一般安排6个主菜、4个配菜以及多种主食。“二沙”每月通过整体膳食调查,来评估运动员人均摄入的营养是否在合理范围。同时也会针对运动员进行个体膳食调查,根据个体目前需要解决的训练或机能问题,查找和评估营养状态,给予指导性意见进行纠正并持持跟踪、反馈、再评估。

  首创研究尿酸与训练相关性

  曾经,在2016年度体检中发现运动员出现尿酸值偏高的现象,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一度达到49.6%,在营养专家团队的努力下,优化了餐厅菜品结构,从膳食供给源头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把控,同时结合营养知识宣教、个体咨询与面对面指导等工作。2017年运动员体检结果显示整体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降到了20.4%。

  尿酸除了与地域、遗传、饮食有关外,与运动训练有高度的相关性,但国内外类似的专门研究并不多,“二沙”开创了国内相关研究的先河,是国内运动员餐厅做的最系统的营养膳食管理单位。

  20多位专家为运动员护航

  在科研保障方面,“二沙”建立了三级保障体系,分别是各运动中心的联络员、科研处的功能组和由外聘专家组成的团队。东京奥运、陕西全运周期,中心在三级保障体系的基础上,为重点项目、优势项目田径、游泳、举重等中心分别配备了一支符合项目特点和需求的复合型专项保障团队,在技术、体能、营养、心理、恢复、诊疗、康复等方面提供协同攻关服务。

  目前,“二沙”拥有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能训练和运动心理学四个专家组和三大复合型攻关团队约20多名专家,为运动员保驾护航。

  “科研工作主要工作是依托科学训练理念或科学技术帮助教练员、运动员提高科学训练意识和能力,进而提升运动员竞技表现。李杰介绍说,经过一个周期的努力,从创新科研组织形式、转变科研工作思路、思维模式,再到目前科学训练理念被接纳、科学训练意识稳步提高,科研与教练员互相信任的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图 / 新华社 广东省体育局